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宜都法院巧解涉千人生计的执行难题

时间: 2025-09-17 14:56 来源: 宜都法院

日,一起两家公司申请执行某公司工程款案在宜都市人民法院正式办结。这起案件涉及近十家企业存续、上千名工人就业,该院通过“放水养鱼”分期履行方式,既为债权人挽回损失,又保住了企业生机,让司法温度照进了工业园区。

有财产执行却进退两难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展开财产调查启动线上查控系统全面排查,走访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管部门等单位,结果显示被执行公司名下拥有上万平方米厂房及少量设备。

然而,实地走访查看该公司厂区时,承办法官却了解到复杂的情况:厂房早已设定多重抵押,且整体租赁给了多家规模企业进行生产。厂区内机器轰鸣、工人繁忙、货车往来,一派繁忙景象。若按惯例直接拍卖厂房设备,近十家承租企业将被迫立即腾退,上千名工人面临失业,大量生产订单将会中断。更关键的是,即便厂房拍,扣除优先抵押债权后,申请执行的公司能拿到的欠款所剩无几。

从吃“闭门羹”到肯“愿意谈”

厂房动不得,就得寻找其他突破口。走访承租企业承办法官了解到被执行公司有稳定的租金收入,都转入了公司高管个人账户。承办法官迅速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希望承租企业将租金直接打入法院指定账户,可没想到在第一家企业就吃了“闭门羹”。

“不是我们不配合,水电气、厂区安全都归公司管,我们把钱给法院,万一它断水断电找我们麻烦怎么办?”第一家企业的顾虑,道出了所有租户的担忧。承办法官没有硬劝,转而找到被执行公司留守负责人老王。

从老王口中了解到,被执行公司停工停产、账户冻结导致留守员工工资社保都难以为继的困境后,承办法官提出了新思路“靠租金分期还债,帮助企业留足必要开支,让公司先‘活’下去,比厂房拍卖强。

几天后被执行公司表示愿意按照这个思路协商,并提交了《分期履行申请》。

“放水养鱼”换来多方共赢

在申请中,被执行公司承诺将所有租金交由宜都法院监管,但请求留存50%用于支付工资、社保、税费、水电及办公等必要开销,剩余50%用于偿还债务,承诺两年内还清欠款。

起初,申请执行的两家公司并不认可这一方案,经过承办法官耐心解释,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用租金收入的60%偿还欠付工程款,剩余40%租金用于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

为确保协议落地,法官再次深入厂区,向所有承租企业详细说明了协议内容、法院监管职责以及公司的保障义务。租户们吃下“定心丸”,表示一定按时足额将租金打到法院账户

自此,租金成为化解债务、维系生机的“活水”,宜都法院每月严格按照协议,在租金到账后,将60%划付债权人,40%进行返还。目前,申请执行的一家公司的工程款及滞纳金已全额收回,案件执行完毕;另一家公司的债权也在按协议逐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