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渝法院“云端共学”,共护长江三峡生态长廊
6月25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环境资源审判庭干警以线上方式参加了由重庆五中院环境资源法庭举办的“重庆环资讲坛”第二讲活动。此次联合学习交流由重庆五中院发起,宜昌中院与恩施中院共同参与,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跨区域联动,是鄂渝两省三地法院深化长江三峡生态长廊司法协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三地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本次讲坛由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站长张超担任主讲,张超站长以《昆虫多样性研究与野生动物保护》为题,结合多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经验,系统讲解了昆虫多样性知识,重点分享了蛾与蝶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及其生态功能,并通过展示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宜昌中院环资庭干警全程参与,并就跨区域环境司法协作中的实务问题同与会人员展开交流。
自2022年鄂渝两省三地法院签订《长江三峡生态长廊司法保护框架协议》以来,三地法院通过共同建立年度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发布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协同开展生态修复行动,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此次共同参与“重庆环资讲坛”,标志着三地司法协作从制度共建迈向审判能力共促的新阶段。
下一步,宜昌法院将以此次讲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三地法院的司法协作,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裁判标准统一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打造长江三峡生态司法保护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