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凰 印 象
仲秋暮色模糊了山野的轮廓,模糊了江边林立的苗家吊脚楼,也模糊了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苗家姑娘……
    凤凰是沈从文的故乡,是我慕名而来的缘由。沈从文把故乡写成了书,让眼光抚过那些文字的读书人有了对凤凰城的向往和憧憬。
    凤凰古城四周被青山环绕,座落在美丽的沱江边,临江为老街,蜿蜒二三公里,全由青石铺就,成形于元明时代。岁月已将它打磨得滑溜溜的,也把古镇的年轮记录下来。明清时期这里为湘西繁华之首,客商云集,金融汇聚。如今,街上的店铺显然经过重新修建。雕花木门,青砖小楼,黑漆牌匾,大红对联,旗幡字号,吆喝声声。卖山珍野味土特产的、卖银器首饰的、卖扎染蜡染的、卖古董字画的,还有菜馆、茶坊、酒吧,以及各式小吃的,让昔日景象鲜活在今人眼前,而满街店铺中最多的行当,应该属卖姜糖的了。
    转过街角,见窄巷里不远处挂着大大的字牌“沈从文故居”,怀着崇敬走进这幢向往已久的院落。
    院落不大,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用一个“老”字来概括,老院老房老地板老家俱老照片……配上寥寥解说文字,勾勒出沈老的身世经历。《边城》就是以凤凰为蓝本创作的。出“凤凰”入“边城”,先生用诚挚的赤子之心丈量这出入间的距离。“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从文让人“是沈老一生的写照。站在院落的中央仰天望去,想着年幼、年少、年轻时的沈从文也曾伫立这里凝神极目,心生无限感慨。
    回身老街,街巷人头攒动,菜馆锅勺叮当作响,香气四溢扑鼻而来。早已知凤凰不仅山清水秀,还有许多的地方小吃,“血粑鸭”、“社饭”、“桐叶粑粑”……掏一毛钱,从玻璃缸里夹出一片泡萝卜,像当地人那样撒上辣粉,放进嘴脆脆地嚼着,酸中带辣;掏三块钱,一碗热气腾腾的川辣粉端上桌来。
    凤凰的景点很多,名不虚传。离开古城,乘车来到南方长城,南长城又称苗疆边墙。历史上那些被“汉化”的苗人称“熟苗”,反之为“生苗”,为解决民族争端,筑起一道屏障,苗族同胞被“一分为二”。如今,这座190公里的长城成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著名的景区。今天所能看到的长城依旧址而重建。登上长城,田园风光一览无余,游人依稀可见当年一些残垣断壁和烽火台,回想那过去的雄伟和风采。
    告别南长城前行不过十里,便与贵州铜仁接界,又一景点“黄丝桥古城”现于眼前。古城建于晚唐,后几经修复,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头城。已有《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边城》、《血鼓》等影视剧在此拍摄。
    回到凤凰古城,已是满街灯光。躺在干干净净的床铺上,想着那一道道的美景,耳边又响起沱江的流水声……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弯沱水绕城过;一条青青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长城,一个闻名世界的人。
   作者单位: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